2018-01-11 17:01:01
主場2-2戰平西乙球隊紐文西亞,皇馬仍然沒有讓人感覺到積極的反彈跡象。此前施丹組織的自我批評會似乎效果一般,《馬卡報》表示可能還需要另一場談話――今季至今,皇馬給人的印象就是磕磕絆絆,時不時就會無法取勝,32場各項比賽只贏了20場,勝率為62.5%。作為對比,皇馬上季60場各項比賽的勝率是73.3%,而巴塞今季各項比賽的勝率是72.4%;而即便是巴塞被認為被皇馬雙線壓制的上季,紅藍軍團59場各項比賽的勝率也有71.2%。
毫無疑問,皇馬今季的發揮不盡如人意,而且這樣的危機還在持續。銀河戰艦的問題出在很多方面,《馬卡報》就總結了皇馬不如巴塞的16點,其中包括球員個人發揮、球隊深度、教練用人、球員饑餓感等因素。可以肯定的是,皇馬目前在少賽一場的情況下西甲落後巴塞多達16分,其中的原因肯定不只是某一方面的。有人會說夏天的收購,有人會說施丹的排兵佈陣,還有人會說場上球員的狀態……這正是目前的皇馬面臨的尷尬處境:各種因素互相影響,形成了一個不知該從哪裡下手解開的死結。
收購是被反複提起的一個話題,畢竟球隊在失去莫拉達、J.洛和丹尼洛的情況下,後備深度的儲備沒能維持住,後備席能夠帶來的支援變少了。但這其實也不難理解,畢竟皇馬上季的陣容厚度堪稱是歷史級的,這樣的後備席儲備很難維持,幾名後備大將選擇離隊也是不奇怪的。而且在轉會市場上,皇馬其實有相應的運作,可以說一對一填補了幾個流失球員的位置。特奧頂替了干查奧,巴列霍頂替了比比,馬約萊爾頂替了莫拉達,施華路斯頂替了J.洛。在主要球員框架穩定的情況下,這些精明的操作當時還得到了一些稱讚。
有人說了,同位置頂替的話,這幾名球員很難起到莫拉達J.洛他們那樣的效果啊。這當然沒錯,沒人會覺得皇馬的後備實力能比上季還強,但現狀是後備球員甚至很難給球隊帶來足夠的幫助。這和球員上場時間分配不均是有直接關係的,施丹似乎並不太信任自己的後備席。換句話說,皇馬正選球員們的位子似乎坐得太穩了,即便出現一些狀態不太好的情況,似乎也更容易繼續得到信任。而在進行換人調整的時機上,施丹也顯得「慢半拍」,對使用後備來改變局面感到猶豫。西媒甚至曝出有皇馬後備當面指責施丹,有訓練狀態好的球員為什麼不用。
這樣的背景下,你很難把鍋全都甩給夏季轉會操作。因為以當時皇馬陣容之鼎盛,後備席削弱幾乎是必然的,再想引進大牌,對方可能也會考慮來皇馬的主力前景如何。因此補進一些嶄露頭角的本土青年才俊,不能說就一定是糟糕的選擇。何況買來的球員資質未必差,但主教練經常不使用或者不夠信任的話,自然就「顯得」球員不堪大用了。另外施丹也表示信任自己的陣容,會誓死捍衛這套陣容,甚至公開表示不計劃簽下艾利沙巴拿加。主教練沒有提出什麼對陣容的不滿,你似乎很難去說轉會操作的問題,何況買來人給不給用,這不在管理層的控制範圍內。
那麼頭號責任人是施丹嗎?關於這位法國教頭,今季確實有非常多的批評。他的陣型和戰術打法逐漸被摸透,歐聯決賽的正選陣容越來越不好使,進攻方式單調;換人調整慢,變化太少,後備席和新人機會越來越少,缺少保持球隊饑餓感的方式。另外施丹多少對失去莫拉達的影響準備不足,一邊說著不用買前鋒,另一邊又沒有解決實際問題。在皇馬陷入艱難局面的情況下,施丹加油鼓勁的話語多,實際拿出來的方案又少。西班牙媒體的消息稱,皇馬已經在尋找新帥人選了,路維和普捷天奴都是候選人。
施丹的排兵佈陣自然有可以指摘的地方,但球員們的表現又如何呢?C.朗拿度在西甲遲遲找不到入球感覺,上輪對陣切爾達甚至被《馬卡報》冠以「迷失」「什麼都不行」這樣的評價。賓施馬更是早就成為了各路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,他在門前的低效自然也讓皇馬損失了一些積分。攻擊線的問題可能相對更嚴重,但中後場出現的下滑同樣不能忽視。馬些路的防區屢屢被打穿,卻奧斯和莫迪歷的表現也比較掙扎,上季強度冠絕歐洲的中場線如今節奏明顯下來了。從期望入球的數據來看,皇馬西甲預期能攻入41.96球,實際只有32球,攻擊線的低效非常明顯。
期望入球是一個衡量球隊把握機會能力的指標,皇馬的實際入球比期望入球足足少了9.96個,這個數據是西甲最差的;作為對比,巴塞的實際入球只比期望值少了2.31個。而在球員方面,C.朗拿度和賓施馬的實際入球分別比期望值少了6.39個和4.27個,相當於說兩人加起來比預期足足少進了10球。這其中施丹能有多大責任呢?有些皇馬打和或者輸掉的比賽,銀河戰艦並不缺乏好機會,但到了門前就是不進,這和戰術安排未必有太大關係。球員跑動少,饑餓感不足,團結一致的氣氛受到破壞,這固然有教練的原因,但球員本身的原因也是存在的。
話說回來,上季皇馬的強勢,其實也有多方面因素的積極合力:厚度充實的陣容讓皇馬可以選擇豐富的打法和人員組合,能夠應對各種風格的對手,並讓C.朗拿度獲得足夠的休息機會;基於這套陣容帶來的深度和強度優勢,皇馬總能在相持階段突然發力拿下對手,擁有良好的體能和韌性;而這套陣容的組建,又是和皇馬的收購操作分不開的。這種作用可以是相互促進,自然也可以是相互拖累形成惡性循環。後備削弱了,正選的功勳讓後備得不到機會,施丹的安排不再那麼遊刃有餘;施丹的套路逐漸失效的情況下,球員個人壓力增加,又影響了個人發揮。
一支球隊在賽季中發揮的好壞,肯定都不是只由某一個因素決定的。巴塞今季狀態上佳,自然也是美斯(核心)、華維迪(教練)、保連奴(收購)都有功勞,主教練打造了體系,球隊買來了球員,球員們在更合適的體系下發揮自如,越踢越有把握。而對皇馬來說,目前就處於一個多方面因素都在起著負面影響的階段,而且看不出來破局的點在哪裡。買人?換帥?激發球員狀態?這三件事情似乎都有必要,而重新尋找一個推動球隊向前的合力點,是擺在皇馬面前的難題。
(新浪體育 華迪維亞 專欄)
隊名 | 賽 | 勝 | 和 | 負 | 積分 | |
1 | 曼城 | 34 | 29 | 3 | 2 | 90 |
2 | 曼聯 | 34 | 23 | 5 | 6 | 74 |
3 | 利物浦 | 35 | 20 | 11 | 4 | 71 |
4 | 熱刺 | 34 | 20 | 8 | 6 | 68 |
5 | 車路士 | 34 | 19 | 6 | 9 | 63 |
6 | 阿仙奴 | 34 | 17 | 6 | 11 | 57 |
7 | 般尼 | 35 | 14 | 11 | 10 | 53 |
8 | 愛華頓 | 35 | 12 | 9 | 14 | 45 |
9 | 李斯特城 | 34 | 11 | 11 | 12 | 44 |
10 | 紐卡素 | 34 | 11 | 8 | 15 | 41 |
1 | 祖雲達斯 | 34 | 27 | 4 | 3 | 85 |
2 | 拿玻里 | 34 | 26 | 6 | 2 | 84 |
3 | 拉素 | 34 | 20 | 7 | 7 | 67 |
4 | 羅馬 | 34 | 20 | 7 | 7 | 67 |
5 | 國際米蘭 | 34 | 18 | 12 | 4 | 66 |
6 | 阿特蘭大 | 34 | 15 | 10 | 9 | 55 |
7 | AC米蘭 | 34 | 15 | 9 | 10 | 54 |
8 | 費倫天拿 | 34 | 14 | 9 | 11 | 51 |
9 | 森多利亞 | 34 | 15 | 6 | 13 | 51 |
10 | 拖連奴 | 34 | 11 | 14 | 9 | 47 |
1 | 拜仁慕尼黑 | 31 | 25 | 3 | 3 | 78 |
2 | 史浩克04 | 31 | 16 | 8 | 7 | 56 |
3 | 多蒙特 | 31 | 15 | 9 | 7 | 54 |
4 | 利華古遜 | 31 | 14 | 9 | 8 | 51 |
5 | 賀芬咸 | 31 | 13 | 10 | 8 | 49 |
6 | RB萊比錫 | 31 | 13 | 8 | 10 | 47 |
7 | 法蘭克福 | 31 | 13 | 7 | 11 | 46 |
8 | 慕遜加柏 | 31 | 12 | 7 | 12 | 43 |
9 | 哈化柏林 | 31 | 10 | 12 | 9 | 42 |
10 | 史特加 | 31 | 12 | 6 | 13 | 42 |
1 | 巴塞隆拿 | 33 | 25 | 8 | 0 | 83 |
2 | 馬德里體育會 | 34 | 21 | 9 | 4 | 72 |
3 | 皇家馬德里 | 33 | 20 | 8 | 5 | 68 |
4 | 華倫西亞 | 34 | 20 | 6 | 8 | 66 |
5 | 貝迪斯 | 34 | 17 | 5 | 12 | 56 |
6 | 維拉利爾 | 33 | 15 | 6 | 12 | 51 |
7 | 基達菲 | 34 | 13 | 9 | 12 | 48 |
8 | 西維爾 | 33 | 14 | 6 | 13 | 48 |
9 | 基羅納 | 34 | 13 | 8 | 13 | 47 |
10 | 切爾達 | 34 | 12 | 9 | 13 | 45 |